早期传播相关论文
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从20世纪初到1917年十月革命的初期传入阶段,第二个阶段是十月革命后的系统传播......
马克思主义在日本的早期传播,指的是明治维新时期到1922年日本共产党成立这段时间日本学者对马克思主义著作的评介、翻译和研究。明......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形成了特殊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下的阶段性特征。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在中......
在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中国化的百年历程中,清末留日学生群体具有同时代其他群体无法比拟的能量。他们抱着救国图强的目的浮海东渡,出......
清末民初,一批心怀救亡图存愿望的知识分子东渡扶桑,他们在国内外多种条件的预备下,部分学生由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
开放包容、敢为人先的上海,作为工人阶级的发祥地和中国共产党组织的诞生地具有重要的代表性意义。选取上海区域作为个案,在翔实的......
陈独秀,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发起者和主要旗手,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五四运动前后,陈独秀实现了由崇尚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北京,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主阵地、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孕育地之一。100多年前,以陈独秀、李大钊等为代表的一批中国先进知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
5月23-29日,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期间,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浙江图书馆推出珍藏“红色文献”展,以纪念和重温中国共产党走过的......
列宁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1917—1927)对中国民主革命影响深远,列宁主义直接指导早期民主革命,是毛泽东思想萌芽的理论来源。一代名......
上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哲学从西方流传到了中华大地上,尤其是苏俄的社会革命告捷之后,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始在中国各地大范围兴起传播......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这一现象不是自发的,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由内外因共同决定的。马克思主义理......
方豪先生在《十七八世纪来华西人对我国经籍之研究》一文中指出:“西人之研究我国经籍,虽始于十六世纪,但研究而稍有眉目,当在十七世纪......
本文从三个方面评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史料长编(1917一1927)》:《长编》是迄今为止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最丰富、最......
熟悉章文晋的人会把他说成是传奇式的人物,但他从不居功自傲,是一位真正的人民勤务员。作为周恩来总理亲自培养起来的新中国第一代外......
一检索史籍,东汉末年尝有道术之士焚(烧)香者。《三国志·吴书·孙策传》谓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孙策为许贡家客所伤,创甚,不治而......
近年来“传教士”研究不断升温,一些重要资料如《六合丛谈》《遐迩贯珍》等都被重新出版,成为直接研究当时传教士传播思想的重要材料......
[摘要]本文探讨了明清之际西洋眼镜逐步传入朝鲜半岛的过程。我们看到,这一过程是通过多条在时间上相互交错的不同途径完成的。来华......
2013年10月18-20日,由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和历史文化学院主办的“农业起源与传播暨中国植物考古学新进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济......
三、一些模式简介美国学者在研究传播规律时提出了许多传播效果模式。这些模式的研究者,往往别树一帜,各唱各的戏,没有多大理论上......
马克思主义自从诞生以来,就凭借它严密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成为了无产阶级追求自身解放的利器。五四前后,随着国内革命运动的风起......
由艺术家葛磊策划的项目“在中国:早期照相与工艺”的展览于泰康空间开幕。这个展览带领大家把目光投向19世纪的中国早期摄影,展览主......
《新青年》杂志编辑方针与陈独秀思想的转变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的传播紧密相关,二者相互浸染的转变过程展现出了马克思主义在20......
本文立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维度,从文化传播、文化选择、文化融合和文化创新四个递进的文化层面,以新民主主义的中国新文化的创......
随着十月革命的胜利和五四运动的爆发,马克思主义开始逐步在广东传播开来,对近代广东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内容定位是“马克思主义传......
陈独秀研究,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年的发展,如今已逐渐打破禁区。陈独秀与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这个无法回避的历史课题,在学术自由的......
二十世纪前半期,中国社会,风雨飘摇,戴着半封建和半殖民地的枷锁,在世界现代化进程里步履蹒跚、艰难行进。在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政......
《新青年》(1915年9月-1926年7月)原名《青年杂志》,第二期改名《新青年》,由陈独秀创办并任主编,1920年9月,《新青年》成为上海共产主义......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国学”大师之一,也是引入马克思社会主义思想的第一位“中国人”。西学东渐之初,中国社会时局动荡,梁启超代......
基于对大量历史资料的搜集与分析,本文较为仔细地介绍了相对论在我国的早期传播情况、轶闻与趣事.本文着重指出在相对论的“热播”......
盛于斯生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卒于崇祯十四年(1641)。其一生疾病缠身,多闭门不出,晚景遣怀途径主要有吟诗弄花、沉迷佛学及著书......
地方志是一定行政区划内历史与现状的综合记录。编写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源远流长 ,并以方志为国史之辅 ,形成了国有史、......
2006年以来,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进行了深入探讨,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总结并归纳其中观点,对今后研究具有积极的理论价......
1919年开始的五四运动,作为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直接冲击了维护等级特权观念的儒家思想体系,以人民群众乐于接受的白话文取代了文言......
今年12月,是中国共产党“一大”代表李汉俊牺牲80周年纪念。李汉俊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中具有十分重要影响的人物,曾被共产国......
诞生于19世纪法国画坛的“印象派”对世界影响深远,它的传入也对中国艺坛发挥了重要作用,探究其在中国的传播方式对研究中国现当代......
在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中,列宁主义的传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毛泽东思想萌芽的直接理论来源.列宁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主要经历了......
考察了1919—1927年马克思主义在南京高校早期传播的历史面相。指出马克思主义在南京高校早期传播的主体包括南京高校的进步教师、......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时,就推出了五本《资本论》经典诠释本:《马格斯资本论入门》《马克思经济学说》《资本论解说》《马克斯......
期刊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初始基点,也是诸多历史因素相互作用的必然取向。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生成理......
20世纪初叶,北京作为中国政治中心和全国文化中心,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领世界革命风气之先,以李大钊为代表的一批先进分子在北京率......
[栏目主持人] 嘉兴学院红船精神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田子渝 [主持人语] 今年七一是中国共产党95华诞,在此之际,受《决策与......